基建、廠辦勢頭旺 營造股起飛

政策利多助攻 營造股吸引資金

2025年來,營造股走勢強勁,主要受惠於政府持續推動基礎建設、科技廠辦與捷運等大型公共工程。由於政策打房不打商,市場資金湧入營造族群,使得多檔個股股價創下年內新高,成為台股市場的亮點之一。

根據市場觀察,**達欣工(2535)、欣陸投控(3703)、工信(5521)**等多檔營造股自年初以來表現強勢,2月19日股價紛紛攀上新高點。其中,工信單日大漲 5.73%,股價重返 12元,為近三個半月來高點;達欣工上漲 近2%,突破 57元,創下半年來新高;欣陸則盤中一度接近 32元,為去年9月以來的高點。

營造族群擺脫2024年底的低迷走勢,吸引市場關注,主要受到以下三大因素影響:

1.基礎建設持續推動,帶動工程需求增加。

2.科技廠辦投資擴大,帶動高毛利營造項目。

3.市場資金尋找具成長潛力的標的,推升股價表現。

科技廠辦需求旺盛 營造業前景看俏

1. AI浪潮帶動科技廠建設需求

隨著 AI 產業蓬勃發展,半導體與科技產業對於廠辦建設的需求大幅增加。台積電、聯發科等科技大廠積極擴產,使得相關園區與廠辦建設熱度持續上升,為營造業帶來穩定的成長動能。

達欣工 去年從合作夥伴台積電手上承接了 130億元 的科技廠新案,並表示將持續鎖定半導體與科技業建設需求,成為該公司業績成長的重要動能。此外,根基(2546) 也積極承攬科技廠房建案,預計今年內將有多個園區案件完工結算,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收入與獲利。

2. 營造業高毛利項目帶動資金進場

營造股近期表現亮眼,除了科技廠房帶來的高毛利案件外,住宅建案同樣提供穩定收益。例如,達欣工預計今年內將認列兩個住宅建案,總銷售額約 45億元,且已全部完銷,該公司過去自地自建的開發案獲利率平均落在 15%~20%,顯示毛利率相當可觀。

此外,欣陸投控 預計在2025年認列超過 百億元 的住宅銷售額,而該公司在營造工程方面的業務同樣表現強勁,去年底接連承攬捷運工程案件,推升其在建工程量至 1,3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相當於六年的合併營收。

工信(5521) 則受惠於疫情後案件逐步消化,今年開始認列疫情前累積的工程案,市場預期該公司毛利率將上升,進一步帶動股價表現。

3. 政府持續推動基建計畫

除了科技廠辦建設外,政府在公共建設上的持續投入也是營造業成長的重要動能。捷運工程、道路建設、水利工程等大型公共基建項目持續進行,使得營造業訂單能見度提升。

工信在承攬捷運與交通建設工程方面表現穩定,今年將繼續以高毛利、短中期工程案為主,以確保獲利能力。此外,政府的大型基建計畫,如「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與「台商回流投資計畫」,預計將進一步帶動營造業的成長。

營造股展望:基建與廠辦雙引擎帶動成長

展望2025年,營造業仍將受到政策與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以下幾點將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關鍵:

1. 政府基建持續投入 穩定工程需求

政府在交通建設、水利工程、捷運延伸等基礎建設上的投資不會停止,這將確保營造業持續擁有穩定的工程需求。例如,台北市、新北市的捷運建設、台中市的重大交通建設案,都是未來幾年內營造業者的主要收入來源。

2. 科技廠辦需求強勁 帶動高毛利訂單

隨著 AI 產業的成長,科技大廠對於新廠房的需求不減反增,台積電等半導體公司持續擴產,將帶動相關營造業者的業績增長。預計未來三年內,科技園區與高科技廠辦仍將是營造業的主要成長動力。

3. 市場資金流入 推動股價表現

在政策打房的背景下,資金紛紛轉向營造股,尋找具備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由於營造業具備穩定的政府與企業訂單支撐,且部分高毛利案已開始認列,投資人對該族群的信心增強,帶動股價走勢強勁。

結語

2025年,營造股在基建與科技廠辦的雙重利多下,展現強勁成長動能。政府持續推動公共建設計畫,使得營造業擁有穩定的訂單來源,而科技產業的擴張則進一步帶動高毛利工程案的需求。

從近期股市表現來看,達欣工、欣陸、工信等營造股受到市場資金青睞,股價持續創新高,顯示投資人對營造族群的成長前景充滿信心。未來幾年內,隨著基礎建設與科技廠辦的持續發展,營造業將迎來新的黃金時期,投資人可持續關注該產業的發展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