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區牽動城市布局,生活機能全面升級
為科學園區鋪路!橋頭、楠梓第三期都市計畫啟動
在高雄市的城市版圖中,橋頭與楠梓這兩大區塊正因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迎來重大轉變。為配合橋頭科學園區整體規劃進程,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日前宣布,高雄市將啟動橋頭與楠梓地區的第三期都市計畫。該計畫自2025年5月9日起至6月8日止,展開為期30天的都市計畫公開展覽,讓民眾能充分了解並參與地方發展藍圖的制定。
根據國土署說明,這次開發案將新增約219公頃的都市發展用地,規劃涵蓋居住、商業、公共設施與道路等多元用途,並以「在地就學、在地就業、在地就養」為核心願景,著眼於打造完整且便利的生活圈,讓北高雄從工業基地升級為宜居智慧新城。
多方參與推動透明化規劃流程
公開展覽與說明會邀請市民共同參與
為了讓計畫更符合在地需求與民意期待,此次第三期都市計畫特別設置多點展覽與說明會,並邀請市民與在地團體積極參與,表達意見。根據內政部國土署的安排,公開展覽設於三處: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橋頭區公所
◆楠梓區公所
此外,也提供數位管道,計畫書圖草案可於國土署官網下載查閱,方便市民隨時掌握相關內容。
三場地方說明會時間與地點如下:
◆5月19日下午2時|橋頭區公所
◆5月19日晚上6時|仕隆社區活動中心
◆5月20日上午11時|楠梓區公所
這三場說明會將由相關單位詳細說明計畫內容,並設有開放提問與意見收集環節。國土署表示,只要在展覽期間內,民眾或團體皆可書面提出具體意見,不拘格式,內容須說明理由與建議,並附上位置略圖與聯絡資料。市府將於展覽結束後,彙整各方意見送交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作為後續規劃修正與落實的重要依據。
以生活為本的城市發展藍圖
三大方向打造北高雄宜居新典範
這次都市計畫最大的亮點,是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從居住、交通到教育與醫療,全方位提升北高雄生活品質。開發計畫圍繞三大核心:
一、在地就學:教育資源佈局更周延
隨著科學園區帶動人口進駐,計畫將同步擴增學校用地,並預留幼兒園、國小、國中等教育空間,確保新進住戶子女能就近入學、減少通勤負擔。教育設施的提升也預期吸引更多年輕家庭移居此區,帶動長遠的社區活化。
二、在地就業:創造高科技與在地職場雙軌發展
橋頭科學園區已是南部科技發展的重要據點,預計吸引大量電子、半導體、智慧製造等產業鏈聚集。第三期都市計畫將配合產業發展,規劃充足的工業與商業區用地,吸引企業設廠與營運,同時提供周邊就業機會,讓居民得以「在地就業」,實現職住平衡。
三、在地就養:完善長照與醫療體系
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該計畫也預留長照設施與醫療用地,包括日照中心、社福機構與醫療院所,打造能讓長輩安養天年的友善社區環境。此外,整體公共空間與無障礙設施設計將更人性化,達成健康老化與活力老年生活的願景。
橋頭科學園區成發展引擎
都市計畫擴張是北高雄脫胎換骨關鍵
橋頭科學園區的設立,被視為北高雄發展最重要的契機之一。園區不僅導入高附加價值產業,也將帶動周邊基礎建設與人口紅利。此次都市計畫的推動,正是為了滿足這波快速成長的基礎條件需求。
219公頃的開發面積中,將有相當比例分配於道路與交通用地,提升園區與市區的連結性;同時,商業設施的引入也將提升生活便利性與城市活力。例如,未來可望引進大型購物中心、生鮮超市、社區型商業街區等,有效帶動在地經濟。
此外,交通規劃上也將進一步與捷運紅線、國道一號銜接,未來園區與高雄市區、甚至台南的通勤距離將大幅縮短。對外交通強化將進一步擴大橋頭、楠梓地區的區域吸引力,真正形成「北高雄生活圈」。
公私協力,打造智慧城市新樣貌
市府攜手中央,啟動都市再進化
都市計畫不僅是紙上作業,更需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間的高度協調。高雄市政府此次積極與國土署合作,廣納民意、整合資源,也反映出台灣城市治理逐步轉向開放透明的新思維。
未來,若此計畫順利完成審議並啟動執行,預期將引導北高雄進入下一個城市發展階段,不僅人口與經濟能量倍增,也將提升整體都市競爭力。
從橋頭到楠梓,不再只是傳統的工業地帶,而將變身為高科技與生活品質兼具的宜居智慧城市典範,未來可望成為南台灣最具發展潛力的黃金地段。
結語:城市的進步,需要你我參與
都市計畫是城市進步的藍圖,而這張藍圖的落實,離不開市民的參與與關注。此次橋頭、楠梓的第三期都市計畫,從規模、方向到參與機制,無不展現了高雄市對未來的前瞻與準備。
無論你是當地居民、投資者,或關心城市發展的市民,都歡迎利用公開展覽與說明會的機會,表達意見、提出建議,共同參與城市未來的規劃。
這不僅是一場開發案,更是一場高雄蛻變的起點。城市未來的樣貌,正由今天的你我一同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