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房市將回到金龍海嘯?專家示警:關稅讓下修共識破局,第2季恐再陷膠著

美國啟動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為本已脆弱的房市信心投下震撼彈。住商機構專家指出,這波突如其來的貿易衝擊打亂市場原有節奏,也讓買賣雙方對價格的理解再次拉開距離。 「原本價格微幅下修的共識才剛建立,市場交易開始逐漸活絡,但隨著關稅上路,雙方認知再度背離。」陳錫琮直言,第2季房市氛圍可能倒退回2024年第4...

防堵中國貨洗產地:經濟部嚴打違規行為,最高可罰300萬元

隨著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來自中國的商品在進入美國市場時面臨高額關稅,部分業者為規避此一成本,可能透過第三地進行「洗產地」操作,試圖讓產品以其他國家(如台灣)名義出口至美國。面對這一潛在風險,台灣政府不敢掉以輕心。

「視為農地」如何不課土地增值稅?稅務局:符合4要件即可

土地使用規定中,「視為農業用地」是根據《農業發展條例》第38條之1所制定的一項特殊政策,針對一些原本為農業用地但經變更後的非農業用地,提供符合條件者不課徵土地增值稅的優惠。這類政策旨在保護農地資源並促進農業永續經營。

台灣工業用地設廠新局:政策調整與產業轉型的交會點

台灣產業結構轉型與科技產業擴張,加速推動工業用地合法化、活化與再生。台中、台南等地方政府相繼協助企業取得土地使用合法性,提升營運效率。雲林、新北、高雄等地的舊工業區亦進行轉型重劃,引入綠能與高科技產業。企業如遠東新世紀也積極活化土地資產,迎接新一波科技需求。本文彙整政策趨勢、地方作為與企業策略,解析...

中央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引發爭議:環團憂農地消失、炒地皮風險升高

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會於8月19日審查苗栗縣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引爆環團對中央「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的強烈反彈。環保團體指出,該計畫將涉及變更約960公頃農地為產業用地,恐引發農地流失、生態破壞、甚至炒地皮的疑慮。苗栗縣政府則強調將精準開發、分期檢討,並表示願納入褐地與現有工業區重新利用的建議。

從規劃到落實:大矽谷重劃區現況與前景全面解讀

桃竹苗地區作為台灣科技發展重鎮,在「大矽谷計畫」提出後,被賦予高科技新興產業聚落重塑的期待。分析都市計畫整合、產業用地盤點、竹科三期納入發展潛力,並指出各項挑戰與房市動向。對於關心科技產業鏈發展、區域未來價值者而言,是一次全面性的觀察。

關稅戰房產想變現?代書提醒兩事

隨著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升溫,各國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政策持續發酵,這波「關稅戰」不僅衝擊製造業和出口商,也開始蔓延至國內消費與投資層面。民眾對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不確定感升高,資產配置的策略因此有所調整,部分人為了增加現金流、應對資金需求,開始考慮出售名下房產。

年輕人買房首選?老華廈 vs. 重劃區的真相與選擇

在房價高企的今天,對於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而言,買房似乎是一場無止境的夢想。面對資金有限的現實,許多年輕人開始選擇更具性價比的房產類型,其中以位於商業區的小坪數老華廈和重劃區的新建案最受關注。然而,這兩種選擇孰優孰劣?這篇文章將深入剖析老華廈與重劃區房產的優勢與隱憂,幫助年輕人做出明智的購屋決策。

關稅風險衝擊:3月台經院製造業景氣重摔兩級,降為景氣低迷黃藍燈

2025年3月,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經院)公布的製造業景氣燈號出現令人憂心的下滑。根據報告,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從2月修正後的16.66分大幅下滑至12.12分,跌幅達4.54分。景氣燈號也從代表景氣持續升溫的「黃紅燈」,劇烈滑落至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成為今年度第二次亮出此警示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