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南崁、林口塞車有解!國1甲都計變更核定,預計2028年通車

桃園市南崁與新北市林口長期面臨尖峰時段交通壅塞的困境,終於迎來重大轉機。配合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國道1號甲線」(簡稱國1甲)的新建工程,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已完成相關路線都市計畫變更,並獲內政部核定。南崁段預計2025年中公告實施,高公局也可著手用地取得,預計2026年正式動工、2028年9月完工通車...

苗栗這區透天飆逾7成 在地驚:居然比竹南還高!

苗栗後龍房市近年出現劇烈變化,透天產品價格飆升逾七成,引發地方居民震驚。在「桃竹苗大矽谷」計畫與後龍科技產業園區發展利多的帶動下,高鐵特區成為房市熱點。許多大型建商插旗進駐,推出大基地、造鎮型產品,帶動整體房價攀升,甚至出現透天總價突破3000萬元的紀錄。過去樸實寧靜的小鎮,如今轉型為新興科技重鎮,...

國土法釀「種房潮」?內政部澄清丁種建地不會一夕變住宅

近期有媒體報導,國土計畫法(簡稱國土法)恐引發「種房潮」,導致全台丁種建地變為住宅用途,引發大眾關注與討論。然而,內政部澄清,這類解讀屬於誤會,國土法的實施不僅不會使丁種建地大規模變住宅,反而將強化土地資源的合宜利用與永續發展。以下將針對國土法、丁種建地政策及未來土地規劃方向進行深入剖析。

大南方新矽谷推動 台南沙崙將成核心

隨著全球科技進步的步伐加快,人工智慧(AI)產業也逐漸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領域。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大南方新矽谷」計畫,目的是將台南市打造成全球重要的科技與創新中心,其中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無疑將是這一計畫的核心。政府計畫透過結合半導體S廊帶及科技產業園區,形成一個以AI為核心的產業生態系,讓台灣成為全球...

2024年建商推案大爆炸:2.56兆元天量衝擊房市未來

2024年台灣房地產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推案高峰,全台推案金額突破2.56兆元,再創歷史新高。根據591新建案的統計,全年推案數達1761件、戶數超過12.7萬戶,無論推案金額、件數還是戶數均較去年增長二成。然而,面對央行信用管制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房市買氣冷清,建商與買方雙方壓力持續升高。本文將深入...

一座現代化廠房的崛起:推動工業革新與永續發展的未來

隨著全球製造業的不斷變革,科技創新與環保議題成為當今工業發展的核心。為了迎接這些挑戰,一家位於華南的工業企業近日在當地啟用了其最新建設的現代化廠房,該廠房不僅展示了先進的製造技術,還融入了永續發展的設計理念,成為該地區產業升級的象徵。 這座廠房的投入使用,意味著一個全新工業生態系統的誕生,並且將對當...

高雄添219公頃開發案!橋頭、楠梓啟動第三期都市計畫

根據國土署說明,這次開發案將新增約219公頃的都市發展用地,規劃涵蓋居住、商業、公共設施與道路等多元用途,並以「在地就學、在地就業、在地就養」為核心願景,著眼於打造完整且便利的生活圈,讓北高雄從工業基地升級為宜居智慧新城。

市地重劃 vs. 區段徵收:哪種土地開發方式更適合?

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是台灣最常見的兩種土地開發方式,兩者雖然都能促進土地利用效率,帶動區域發展,但在執行範圍、分配方式及適用情境上卻有明顯不同。對多數人而言,市地重劃似乎是更佳選擇,原因主要在於其分回比例較高。然而,這樣的觀點其實存在誤解,且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如開發時程、稅負計算及公共建設效益。

六大區域治理計畫:以產業生態系搭配生活圈 落實均衡台灣

為推動台灣全國均衡發展,行政院近期召開第三次經濟發展會議,正式端出「六大區域治理計畫」,以區域產業生態系結合生活圈為核心,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與生活品質提升。此計畫涵蓋六大區域,預計於明年全面展開,目標是讓25個城市同步邁進,實現區域平衡發展,擺脫長期以來的重北輕南局勢。

桃園捷運綠線一階明年完工 沿線最新房價一次看

隨著桃園捷運綠線的建設逐步進入尾聲,預計2026年將會有北段的G11至G15b站先行通車,對於沿線的房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根據桃園各地政事務所的統計,捷運綠線沿線的房市在2024年第4季顯示出顯著的房價波動,其中G10至G11站周邊的單價最高,達到每坪57.2萬,而最熱絡的交易區域則集中在八德區的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