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 1 天前 點閱: 55 北士科 T17、T18 成為焦點:輝達海外總部選址與市政協調的交錯輝達確定評估於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設置海外總部後,T17、T18 用地便迅速成為全台關注焦點。此案不僅攸關台北市科技產業布局,更牽動台灣在全球 AI 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因而受到市府、議會與民間各界的高度重視。然而,最關鍵的地上權移轉卻未如外界預期順利。原本市府與新光人壽應於上週五完成合意解約,但新壽提出的條件讓整個解約流程再度卡關,也讓外界擔憂投資案是否會面臨延宕。地上權爭議浮出:新壽要「限定給輝達」,市府明確拒絕新壽提出的限制:土地「只給輝達」,未來還得歸還?作為 T17、T18 用地的地上權人,新光人壽在解約談判中提出一項關鍵條件——這片土地必須限定只能給輝達使用;若輝達未來終止使用,土地需返還給新壽。此條件立即引起議員與市府強烈反彈。對新壽而言,這項條件是為確保既有權益不因提前解約而受損,也避免土地在未來落入與原規劃不同的用途。然而,這樣的要求等於將公共資產的未來指向鎖定在特定企業身上,限制過於嚴格。市府立場:公共資源不能被特定企業綁定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此條件市府無法接受,語帶堅定地說明:「如果輝達用了幾年以後,合約要求土地還要再還給新壽,市政府是沒有辦法接受的。」市府認為,公共土地的管理應以公共利益為優先,不能在解約契約中對未來設定綁定特定企業的義務。未來若輝達有其他規劃、市場變動或科技產業版圖轉移,台北市不應被迫必須遵循過時的限制。因此,新壽的提議成為本次解約卡關的最核心因素。議員實地會勘 T17、T18:跨黨派一致要求「加速推進」儘管理解約卡關,北市議會仍展現高度共識,跨政黨議員集體到北士科 T17、T18 視察場地,要求市府與相關單位加快前置作業,不能讓行政拖延影響輝達的進駐。基礎建設同步啟動:變電所、廢土坑、用地點交等多項工程進行中民進黨議員許淑華指出,市府與台電正在討論是否於旁側增設一座變電所,以因應未來輝達設施龐大的電力需求。「現在正在跟台電談這個問題,後續很多事情要做。」這反映輝達的進駐不只是蓋一棟大樓,而是牽動整個科技園區的能源、交通與環境規劃。而國民黨議員徐立信則關注現場是否已按照規劃進行清除與點交作業:「有哪些要清除?譬如像廢土坑,是否已經先跟輝達確認過?」這些基礎作業不僅攸關時間表,也與輝達未來設施的安全性與工程進度密切相關。跨黨派共識:不能讓行政程序跑太慢儘管政治立場不同,各黨議員的共同目標十分明確——加快程序、排除障礙、迎接輝達投資。北士科一直是台北市推動科技產業升級的重要基地,輝達海外總部的進駐更象徵著國際一線科技巨頭對台灣人才與環境的肯定,無疑將帶來龐大的外溢效益。輝達本週遞交投資意向書:市府盼化解僵局、完成解約面對地上權問題的卡關,輝達也展現高度合作意願。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透露:輝達副總裁拜會市長,投資意向書將一併遞交輝達不動產副總裁本週將親自拜會市長蔣萬安,並帶來正式的投資意向書(LOI)。此舉有三個重要意義:1.向市府證明輝達的高度承諾與急迫性2.讓新壽看到輝達的正式投資意願,增加其同意解約的誘因3.推動董事會在正式文件基礎上作出決議,加速流程最關鍵仍是新壽的董事會決定即便市府與輝達意見一致,最終仍須新光人壽董事會通過解約案。李四川也表示:「新壽如果同意,開完董事會後就能簽解約合約書。」市府與輝達都希望藉由意向書讓新壽安心,但未來是否仍需調整條件、如何平衡三方利益,仍有待繼續協商。地上權爭議反映的深層問題:公共性 vs. 民間權益此事件不僅是單純的地上權解約,更凸顯出:◆公共土地能否、是否該為特定企業設限?◆民間企業的資產安全與權益如何保障?◆政府如何在吸引重大投資與維護公共利益間取得平衡?新壽想保障自身權益無可厚非,但市府的拒絕也有其立場——公共土地若在合約中綁定未來使用者,將破壞土地使用的彈性,甚至影響其他企業投資。這正是目前談判之所以如此艱難的原因。結語:跨越卡點仍需協調,輝達進駐是台灣科技布局的關鍵一步輝達選擇北士科 T17、T18 設立海外總部,對台灣科技產業、有志投入 AI 的企業與人才而言,都是重大利多。地方政府、議會乃至中央都不願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然而,新壽提出的使用與返還條件,讓地上權解約卡關,成為三方最必須共同面對的核心議題。隨著輝達副總裁拜會市長、投資意向書的提出,這項重大投資案是否能順利突破關卡,預料將在近期出現關鍵轉折。未來的觀察重點包括:◆新壽董事會是否同意不附加條件的解約◆市府是否提出折衷方案◆輝達是否能在合約中維持彈性與安心使用的權利北士科未來能否迎來全球 AI 巨頭,現在正進入最關鍵的倒數階段。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