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 22 小時前 點閱: 12 川普關稅再起,歐盟備戰報復清單歐美貿易關係再度緊繃自美國前總統川普於2018年實施鋼鋁關稅以來,美歐貿易關係便持續處於緊張狀態。雖然拜登政府上任後,雙方一度嘗試修補裂痕,但隨著川普再次進入選戰模式,並公開揚言若重新當選將對歐盟商品課徵30%關稅,歐盟高層立即展開因應行動。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於7月13日表示,將延後實施針對美方的報復性關稅措施至8月1日,爭取更多協商空間。但她也強調,歐盟已備妥總值達245億美元的報復清單,並準備動用額外720億歐元的反制備案。歐盟立場:以和為貴,但準備充分雖然歐盟尚未動用其強力貿易武器——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 ACI),但范德賴恩表明:「歐盟偏好透過協商方式解決爭端,但已為最壞情況做好準備。」這樣的表述被外界解讀為「和平談判的誠意背後,藏著硬拳頭」。歐盟聯手加拿大、日本 共築反制同盟拓展多邊合作,尋求聯合應對機制面對川普關稅威脅,歐盟並未選擇單打獨鬥。據彭博資訊報導,歐盟已開始擴大與加拿大、日本等同樣面臨美國關稅壓力的國家進行接觸,試圖建立聯合應對機制。這些國家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中曾扮演關鍵角色,具備豐富的談判經驗與貿易實力。與歐盟攜手,有助於壯大反制陣營,對美國形成更大談判壓力。加拿大與日本的角色:天然盟友加拿大與日本不僅是G7成員,也是歐盟的重要貿易夥伴。三方之間已有既有自由貿易協定與外交對話基礎,若能共同施壓美方,將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強的協調與抗衡力道。經濟與政治後果:誰能承受代價?高盛預警:歐元區恐陷經濟下滑根據高盛集團分析,若川普如其所言上調對歐盟的平均關稅至26%至30%之間,歐元區GDP可能在2026年底前累計下滑1.2%。此舉不僅衝擊德國這個歐盟最大出口國,也將影響歐盟內部其他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已公開表示,若關稅實施,將重創德國汽車與製造業,他呼籲歐盟成員國團結一致,「這不是某一國家的問題,而是全歐洲的挑戰。」政治壓力升溫:馬克宏也表態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強硬發聲,若美歐未能在8月前達成協議,歐盟應加快啟用ACI反制工具。這代表歐洲主權國家開始對「協商無結果」的風險失去耐心,可能傾向更具攻擊性的經貿手段。「復仇者聯盟」成形?網友熱議與民間觀感民眾反應:戲謔中藏擔憂川普再度祭出貿易威脅後,不僅在政壇引發震撼,也成為網友熱議焦點。並形容「720億歐元清單才是真正的誠意」。有網友諷刺這場國際貿易衝突是「復仇者聯盟對上川普包圍網」,也有人認為美國正在一步步走向孤立,甚至稱川普是「國際秩序的攪局者」。專家分析:社群風向反映深層憂慮儘管戲謔語言充斥社群平台,但背後反映的是民眾對全球經濟動盪的隱憂。一旦貿易戰升溫,不僅物價波動、企業營運受阻,失業率上升與股市震盪也將接踵而來,這才是真正令人擔心的後果。歐盟的下一步:談判、結盟與制衡時間緊迫:8月1日是分水嶺目前歐盟的策略是延後反制,爭取與美國最後協商的機會。但8月1日是一個明確的分水嶺,若屆時未達成協議,川普若真如預告般上調關稅,歐盟將不得不採取實際報復行動。在此之前,歐盟正積極進行內部審議與國際協調,透過多邊合作提高談判籌碼,並試圖讓美國了解,單邊關稅不僅損人,更害己。長期策略:深化印太合作、建構反制體系除了短期報復手段,歐盟也在佈局長期策略。包括深化與印太地區國家的貿易協定、建立反脅迫法規制度,以及強化歐盟內部的經濟自主性,都是目前政策重點。歐盟希望透過這些作為,減少對單一大國的依賴,同時強化面對未來貿易衝突的韌性與應對能力。結語:貿易戰重演,國際合作才是出路川普關稅政策的陰影再次籠罩全球經濟,歐盟選擇在報復與協商之間保持平衡,展現成熟的戰略定力。儘管面臨巨大壓力,歐盟不急於出手,而是積極聯合志同道合的國家,試圖以集體力量對抗單邊主義。這場「復仇者聯盟」的集結,不僅是對川普政策的反制,更是一場關於國際秩序與多邊主義未來的試煉。最終結果仍未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這場關稅風暴中,誰能堅守原則並擁抱合作,誰就可能在亂局中勝出。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