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5/04/29 
江孟謙
號稱全台規模最大法拍案的「建台水泥高雄廠」,去年(2024年)4月24日以42.9億元拍出,雖創下近年法拍最大筆交易,但該筆土地近2.2萬坪,折算平均單價每坪19.6萬,遠比周邊行情40-50萬低廉許多,到底投標人三禾資產是如何用如此「優惠」的價碼得標?建台水泥公司總經理林緯程有話要說,直指這背後是一場精心策畫多年的「土地煉金術」,連高雄市政府、行政執行署都涉入其中。
建台水泥因85大樓垮台 揹債一屁股
「一切要從高雄85大樓說起...」林緯程感嘆,建台水泥就是蓋了85大樓才垮的!當年這座高雄地標興建完成,一度是台灣最高樓層,百貨開業也是吸引大量人潮,但後來一連串事件導致營運不善,加上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東帝士集團負責人陳由豪掏空跑路,震驚社會,同時也讓建台背了一屁股債。
85大樓拖垮建台 三禾46億取債權
85大樓造價近200億元,其中建台出資約5成,只是後來營運虧損,連銀行的債務都無法負荷。迄今該大樓命運多舛,產權錯綜複雜,還有許多空樓層百廢待舉。然而,三禾資產公司在2013年4月以約46億元取得建台債權,其內容包含了85大樓部分樓層,以及位於左營高鐵旁的2.2萬坪土地。
2.2萬坪土地重劃燃生機 控「這操作」害落空
這片2.2萬坪狹長型土地,西傍半屏山風景區,東鄰左營高鐵站,如今大多做為停車場使用,也是建台水泥手中握著的命脈,包含林緯程等人在內,許多建台水泥的股東,都希望能靠著都市重劃,讓建台水泥能夠東山再起,豈料這幾年間,高雄市政府以及三禾資產一連串的操作,三禾以遠低市價的1坪19.6萬元取得該地段,讓股東們可說是啞巴吃黃連。
「買小卡大」神操作 剩餘土地成囊中物
這塊狹長型土地,南面臨站前路的部分是唯一出口,說起三禾早已「有計畫的」鎖定要以低價吃下整片土地,三禾取得債權後,又在2018年6月間以5935萬承買南面臨路邊7筆共482坪土地,導致建台剩餘的48筆共21921坪土地形成沒有出口的袋地,無人敢買,價值大跌,最終三禾得以在3次招標後順利得標。
百億土地不到半價取得 建台怨人謀不臧
「疑點重重...看起來經過縝密的設計!」林緯程不諱言透露,建台因營收不佳,積欠營業稅,債權人三禾便建議行政執行署,拍賣門口7筆土地。而在三禾取得建台門口7筆土地之後,即以債權人身份重新啟動48筆土地拍賣,歷經一、二、三拍均無人出價,並由三禾公司於去年三拍時以底價42.9億承受,每坪約當19.6萬元,遠低於市場價格。
林緯程無奈說,建台實際欠繳只有營所稅2741萬元及罰款1153萬元共3894萬,與2.2萬坪價值百億土地,相比差距數百倍。「行政執行署可以為了相對小額的稅款,將建台水泥門口482坪土地先拍賣,讓後面21921坪變成袋地,價格大跌嗎?」
地處「核心精華」卻被廢為工業用地 重新申請遭無視
此外,建台水泥廠這塊土地,其實是高雄市政府所推動的「北城計畫」其中一隅,作為重劃區,總不至於只有三禾投標,林緯程說,高雄市政府卻先前執意讓這塊土地變成工業用地,也因此大幅降低了這2.2萬坪地的價值,儘管建台又重提變更申請,但市府遲遲不核准,理由是「市府跟建台有訴訟」,林緯程質疑,訴訟原由是因該地廢為工業用地,建台才提行政訴訟,只要新的核准下來,也就不會有訴訟問題。
都發局訴原委 控建台沒做這些事
高雄市都發局則表示,建台水泥原廠區都市計畫於2014年2月24日公告發布實施變更為特定住宅專用區、特定商業專用區及公共設施用地,後由建台水泥公司辦理市地重劃作業,但因未依都市計畫書及協議書規定,於細部計畫發布實施3年內完成第一期公共設施用地點交及所有權登記為高雄市,爰經內政部都委會於2020年4月21日審議決議回復為工業區。
高市府指出,全案在都市計畫變更過程中,於2019年7月2日公開展覽、2019年12月27日市都委會審議時,均有通知地主在案,後經內政部2020年4月21日、2020年9月22日的審議決定回復原工業區,並依法公告實施。
橫跨2任市長 但陳其邁這原因遭痛批
再者,高雄市政府否認是陳其邁任內通過讓該地變成工業用地,指出陳其邁在2020年8月才上任,與該案並無關連。林緯程對此也表示,該案跨越兩位市長任期,但都發局官員是同一批人。陳其邁於8月就任,但建台水泥土地是同年12月才公告恢復為工業用地,中間2020年9月內政部還有召開第二次審議,最後拍板的人是陳其邁市長。所以建台股東才會痛批陳市長一手推動北城計畫,反手又將北城計畫核心之地廢為工業用地。
資料來源:壹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