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農膜去化多一選項 苗栗農膜回收再利用中心BOT案喊停

發佈日期:2025/11/14  范榮達
苗栗縣一年約產生430公噸廢棄農膜,去化大問題,最近有廠商向縣府提具還原輕油技術解方,縣府原規畫農膜回收再利用中心BOT經營案喊停,進一步協商可行性及費用分擔。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調查,全縣一年產生430公噸農膜,及7萬噸果樹枝葉、稻稈等農業剩餘資源,因此規畫在苗栗市、後龍鎮交界,苗29線旁的樹木銀行設置回收再利用中心,採BOT經營案,已完成可行性評估,並辦理說明會,但部分地方人士有疑慮,出現反對聲音,全案最近出現轉折。

農業處指出,桃園市一家廢棄物再利用公司日前聯繫縣府,說明具有技術及設備、設施,可以將廢農膜裂解還原為油品再利用,農業處考量廢農膜數量有限,且多集中在4月至6月,數量是否足夠支撐營運。

農膜可抑制雜草生長,大湖草莓、後龍西瓜等作物栽種重要資材,在自然界難以分解,去化成了大問題,農業處將評估鄉鎮市公所收集在定點,集中一定數量農膜,再由該公司專車運回後續處理的模式,如果具可行性,縣府、公所及農民可能要分擔費用,有待進一步協商。

至於農膜回收再利用中心BOT經營案,目前在第一階段,先暫時喊停,原規畫第1期興建廠房及設置處理廢棄農膜產線設備,明年底營轉,回收廢農膜清洗、破碎、乾燥後包裝出貨,提供塑膠廠商再加工;第2期建置處理果樹枝葉及稻稈等農業剩餘資源等設備,2027年底完成,破碎後擠壓造粒,製成燃料棒出售。

資料來源: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