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5/09/03 
魯永明
美國8月7日起對台灣銷美產品實施20%對等關稅,並採疊加既有稅率方式計算,對以出口為主的傳統製造業帶來沉重打擊。嘉義縣雖然外銷產業規模不若中北部,但近期已有業者無法承受衝擊,從8月29日起,縣內已有3家機械業、以及1家汽車零件製造業,共計4家廠商申報117名員工減班休息,情況令人憂心。
嘉義縣工業會理事長呂武錦表示,美國此舉對傳產造成極大壓力,尤其是仰賴出口維生的廠商「已經hold不住了」。他呼籲政府必須加速與美方展開談判,爭取比照日韓稅率15%的待遇,並避免以「疊加方式」計算,否則將進一步削弱台灣製造業的競爭力。
呂武錦指出,目前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走向難以捉摸,短期內美方可能藉由消化庫存來降低進口量,但一旦庫存消耗完畢,進口產品的成本勢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屆時對台灣產業的衝擊將會更為嚴峻。他強調,政府不能坐以待斃,必須積極尋求外交與經貿談判突破,保障產業與勞工權益。
目前政府談判的策略,可能是為了避免農業在貿易談判中遭受犧牲,但呂武錦質疑,長期以來汽車產業一直受到國內政策保護,是否應該重新檢討評估,以免因為部分產業的利益,讓更多製造業與廣大勞工承受衝擊。他直言,嘉義縣內已經出現4家企業減班休息的案例,如果情勢未能改善,恐怕會有更多業者陸續加入,波及更多勞工生計。
縣政府表示,已密切掌握轄內廠商狀況,並與勞動部保持聯繫,針對申報減班休息的勞工,將協助提供就業安全網資源,必要時也會輔導廠商申請相關補助或轉型計畫。產業界認為,最根本解方仍在國際談判桌。若台美關稅問題無法取得更合理的安排,對地方產業乃至台灣整體製造業,將是一場長期而嚴峻的挑戰。
資料來源: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