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5/09/05 
陳筱惠
據第二季聯徵中心資料,台灣民眾申辦房貸的平均金額突破千萬元,達到1018萬元,相較10年前同期每件房貸多出約300萬元。專家表示,這次在政策後整體房貸吃緊,更反應市場房貸供不應求,銀行房貸利率與手續費用都拉高。
近期不少陸續因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水位已滿限制放貸,購屋族不但要「排隊」等核貸,利息條件也愈來愈高。更出現無擔保的信用貸款,利率低於有擔保品的房貸,連銀行行員都搖頭。
專家指出:「過去20年很少見到銀行資金如此緊繃,以往僅有個別銀行因放款過多而收緊,但這次則是政策推動後,整體房貸供不應求。」
其實不僅房貸,包含銀行房貸利率與手續費紛紛上漲。專家分析:「資金緊縮的原因包括房價大幅成長,每戶貸款金額提高,過去普遍採用寬限期與30年期房貸使本金回收速度變慢。」此外,央行連續調升存準率,銀行自主管理政策等措施也加劇資金緊張。
聯徵中心進一步統計,第二季新增房貸件數為3.8萬件,平均房貸金額1018萬元,而去年同期新增房貸高達6.5萬件,平均金額為1016萬元。比較2016年第二季,平均房貸僅708萬元,10年來每件房貸金額增加了310萬元,顯示房價上漲與貸款額度攀升密不可分。
提醒:「過去金融海嘯後,國人習慣了低利寬鬆的資金環境,但央行連續升息後,資金面明顯收緊,這次經驗讓購屋族意識到房貸環境並非一成不變,特別是購買預售屋時,應留意貸款成數可能出現變化,以免未來面臨資金壓力。」
台中代銷業者也坦言:「目前市況確實信心面受到影響,排隊撥款、條件嚴峻,實際情況與過去房地產下行的情況,多為不可抗力的因素不同,這次是人工造浪影響。」他認為未來政策面影響至關重要。
資料來源:ETtoday新聞雲